2023国自然最新政策解读:国自然基金开始向本科生开放

本月,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消息,国自然科学基金将定向试点向优秀的本科生开放,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震撼性的消息,下面小编为大家进行政策的解读。

国自然政策

几个月前,有新闻说国自然正在探索试点资助优秀本科生承担项目,没想到这么快就落地,国自然资助了全国八所重点高校的本科生。

立项的归口名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目前已有高校陆续发布新闻,报道本校学生获得资助。

这对很多年近四十还没有国家级项目的青年教师而言,无疑是又一次降维打击。当高校老师还深陷在卷论文、卷项目的漩涡中无法自拔时,优秀的本科生已经在拼国基了!

01

本科搞国基,卷出新高度

9月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官网发布消息,经北京、合肥两地举办的项目评审会议,对八所试点高校的优秀本科生申请人,进行了面试考察。

随后,第一批获国家级项目资助的幸运儿诞生。

让投叔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这次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从启动到执行,再到出结果,堪称效率之典范,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今年5月,项目初步构想完毕,产生雏形;6月,亲自抓该项目的国自然基金委主任窦贤康带队先后前往目标高校调研;7月,项目正式启动,试点高校开始组织申请和推荐;8月,申报书上会进入评审阶段,申请人现场答辩,评审专家择优遴选。

项目选拔仅在八所知名高校试点,这本身就是一次筛选。如果按照全国在校本科生的数量作为基数计算,能脱颖而出的人,恐怕不是万里挑一了,而是十万里挑一的佼佼者。

理论上,这批本科阶段最有科研天赋的学生们,会借此机会被选出作为这一代的种子选手提前培养。

八所高校分别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武汉大学。其中,上交、复旦和武大的立项数分别为15项,中科大获批18项,每项研究资助金额为10万元。

投叔跟同事谈及此事,很多人一方面表示自己要被拍死在沙滩上,一方面也觉得有点奇怪,博后能承担青基,硕博生还没听说能承担国家级项目呢,怎么就先到了本科生这里?

对此,窦主任专门回答过:

把青年人才培养摆在突出位置,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需要培养的,让学生们了解到科学研究是有深度的。调研结果显示,各大高校确实存在一些学有余力、又有科研兴趣和天赋的本科生……我们不需要这些本科生像申请杰青一样陈述科研成果,而是把他们组织起来,进行交互式讨论……此外,我们还要为他们提供参加一些综合性的高端青年科学家论坛的机会。

投叔觉得,搞科研从本科生开始卷,已经不算啥新鲜事儿,有没有国家级项目,对事实的改变可能不大,那些硬核的本科生,早就卷得超乎想象。

今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2019级本科生周航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TransportationResearchPartB:Methodological上发表论文。该论文的合作者是东北财经大学的程春教授和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Louis-MartinRousseau教授。

2022年8月,UCLA的K·N·Houk团队和中科院薛小松团队合作,在Science发表论文,天津大学2018级本科生李预立,为共同第一作者。

再早一些,2020年,中国科学院大学5位2016级本科生,主导完成一款64位RISC-V处理器SoC芯片设计并实现流片。这也成为他们最硬核的“毕业证”。

优秀本科生卷论文、卷产品都已登峰造极,再加个国家级项目,确实是水到渠成。

02

高校大扩招,凤凰变麻雀

说起高教圈的卷,1999年的高校扩招无疑是分水岭。但真正令学历内卷变成洪水猛兽,是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

上世纪70年代之前,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一直很低。当70后开始参加高考时,这一比例也仅为1.9%。那时候还没有985、双一流的说法,能上个大学就已经是人中龙凤。

这种长期极低的录取率和当时的包分配,给大学生带来了“天之骄子”的名头,应该说,在当时的确是实至名归。

那时的社会不是不卷,而是因为能上大学的人少,内卷是高中学历以下的事。

时间来到1999年,中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80后坐在风口享受红利,受过本科及以上教育的人口比例,史无前例地提高到9%。

虽然这个比例不算高,但在80后人口基数的加持下,具有本科学历的总人数猛增,高等学历内卷开始。

中国高等教育随后进入大跃进时代,90后接受过本科及以上教育的人口比例超过22%,00后则冲破34%。985高校的录取比例也前所未有地超过1%。

本科学历的稀缺性极大降低,天之骄子变得不再稀罕,大学学历成为年轻人进入劳动市场的标配。

最近几年,大学本科教育又迎来一次转折。

2021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明确提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也就是说,职业学院的本科学历也要大大增加。

有本科学历还有技能,职校生没准儿在就业市场受欢迎。

03

研究生扩招,学历大贬值

本科学历成为最基本的门槛,很多人就选择继续深造,硕博研究生也随即卷起来。

根据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博士生13.9万人,硕士生更是超110万人。

2022年在读博士生55.61万人,在读硕士生309.75万人。毕业博士8.23万人,硕士77.98万人。

从2017年开始的博士扩招,以平均每年10%的增幅狂飙,截止2022年,5年间暴涨50%。

这还远不是终点。

202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曾印发文件,提出要扩大专硕的招生,到2025年要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总规模的2/3左右,并且要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数量。

扩招还将继续,目前已有多所高校的2024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印证了这个趋势。

深圳大学2024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在2023年4274人的基础上,扩招504人。

陕西理工大学2024年拟招收研究生800余名,相比2023年650余人,扩招近150人。

硕博的快速扩招,导致超半数985高校2023届毕业生出现“本研倒挂”,有高校的研究生毕业人数甚至是本科生的3.8倍。

内卷的接力棒交到硕博的手里,学历大贬值。

这种贬值甚至无关乎专业。

一位IT专业网友的分享道出其中心酸。3年前他从某211高校本科毕业,到手的都是大厂offer,腾讯、滴滴、阿里、字节,年薪从34.5万到45万不等。本着知识改变命运的执念,他选择了保研某985高校。3年后,拿着硕士学位,他的offer只有两个,还都是大厂的边缘部门,年薪均不足35万。

今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创纪录的1158万,就业形势空前严峻。工作难找的窘境背后,是二十多年来内卷的后果。

小编点评:

国基开始向本科生开放,前置的不仅是人才培养,更是人才竞争。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打败博士的不一定是另一个博士,而是一个本科生。

这一举措不仅是对本科教育的重要支持,也为广大学子提供了更广阔的学术发展空间。不仅可以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提高国家整体的科研水平。也可以给本科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促进学术与实际的结合,可以说是一举两得。